史瓦帝尼|隨筆日記

Eswatini Journal

Day16 | 一株青菜的力量

9 月 12, 2025 | 史瓦帝尼

在非洲,一片長期糧食不足的土地上,竟然奇蹟般長出翠綠的芥藍菜!

有人問,這裡的芥藍菜怎麼會長得又大又好?答案藏在李后玉與當地志工的經驗法則,沒有高科技,只有一次次嘗試與堅持。捐出土地的伊莉莎白說得更直接:種青菜,是史瓦帝尼人自己站起來的方法。

許多居民因糧食來源受限而營養不良,但這片看似荒蕪的土地,將開始改寫命運。

熱食供應

慈濟在史瓦帝尼有 40 個供食站,非洲國家許多居民長期以來因糧食來源受限,面臨營養不足的問題。

大愛農場苗圃

大愛農場架起一個特別的花園,裡面栽種青菜的苗圃,再分屋送給里民,甚至是其他非洲國家代表都無法錯過。

盧顏歐大愛農場

顏歐的大愛農場,芥藍菜長得又大又好。這些栽種的技巧,都是慈濟志工李后玉師姊土法煉鋼,跟其他本土志工依照經驗法則闖出的。

捐地給慈濟的伊莉莎白說,種青菜是史瓦帝尼人自己站起來的好方法。長期以來,史瓦帝尼仰賴進口蔬菜,以填補耕地不足、氣候變遷雨水變少所帶來的糧食短缺問題。

母子

盧顏歐社區的本土志工擁抱著自己的小孩。在史瓦帝尼,步調緩慢,人民需要學習自力更生的方法,慈濟推動的大愛農場栽種計畫,可以促進鄉親學習栽種技巧,自力更生。

盧顏歐社區

史瓦帝尼以往受到愛滋病蔓延影響,人均壽命不到 50 歲。在許多國際組織的幫助及政府的政策推動下,人民的生活逐漸獲得改善。

營養午餐

在莫內尼,熱食供應一周一次,每次約可餵飽 200 名孩子。這是慈濟在史瓦帝尼幫助營養不良孩童的第一步,全國有 40 個熱食點同步供餐。

史瓦帝尼傳統衣服

盧顏歐大愛農場的本土志工歡迎慈濟非洲關懷團,將非洲布致贈給每位團員,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身上的這一件,印有史瓦帝尼王國現任總統──恩史瓦帝三世(Mswati III)的頭像。

採訪 / 攝影 許斐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