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辣味天堂
對於喜歡吃辣的我來說,印度和尼泊爾的食物簡直是味蕾的天堂!印度教徒不吃牛肉,因此素食在印度十分普遍。我們光顧了一家餐廳好幾次,我最愛的莫過於印度烤餅Chapati,這個字的意思是「拍打」,製作時生麵糰在掌間來回拍打、拉扯,接著放到平底鍋上煎烤,瞬間膨脹起來,隨後又消風,口感Q彈有嚼勁。搭配上用辛辣香料爆香的尼泊爾豆腐 Paneer,味道恰到好處,讓人一吃上癮。
同行的男生每天都點同一道菜——印度炒麵,很像台灣泡麵的乾炒版,加點蔬菜和香料,既熟悉又融入了當地風味。然而,印度店家的問題是——廚師動作實在太慢了!吃一頓飯往往得等上許久。我這個急性子客人點完餐後,常常會忍不住走進廚房關心進度,而老闆總是對我回以一抹微笑,然後繼續慢條斯理地的動作絲毫不受影響。
文字編輯 吳志怡
閱讀更多
佛陀故鄉的梵音迴響
慈濟志工將無量義經翻譯成尼泊爾語,首次帶回佛陀的故鄉。在藍毘尼的創古度母寺內,法師們用母語唱誦經文,莊嚴的梵唄聲悠悠迴盪。
佛鄉的年味
在台灣過年,發現已經很少人會穿上喜氣的紅衣了。反倒在印度至尼泊爾的旅途裡,恰逢當地新年,家家戶戶都盛裝打扮,即便在最貧困、被稱作賤民的村落,居民們仍是穿上美麗的紅色紗麗。
印度婦女的頂上功夫了得
在印度鄉村許多婦女和孩子會頭頂一個大盆子,裡面裝的是和了泥巴曬乾的牛糞餅,是當地人家每天使用的免費燃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