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石頭縫長新芽
在石縫與瓦礫間,新芽以頑強生命力
穿越壓力與困境,只為迎向陽光。
.
在城市角落,也有如新芽般的孩子
面對家庭變故、生活重擔,仍不向命運低頭。
.
他們早早學會照顧家人、努力求生。
即使無法決定出生,卻也堅定前行。
這些生命終將破土而出,長成為他人遮風避雨的大樹。



大學教室裡的小學生
教育的力量,在陪伴中發芽
每個週五夜晚,成大課輔班點亮孩子心中的夢想。
大學生志工用時間與熱情陪伴,守護孩子走過課業與成長的挑戰。這裡是一方希望的園地,讓孩子敢於做夢,也勇敢追夢。



教育之道無他,唯愛與榜樣而已
— 相輔相成的陪伴角色 —
陳冠廷
從陪伴過程中
找尋自己未來的目標
楊子萲
從小時候被老師冷落
長大後找到自己在教學上的成就感
後來的我們

我是冠廷,現在是臺南慈中的理化老師,我們的大學生志工已經從成大課輔班,開展至仁德分會課輔班、玉井課輔班,我們牽起孩子的手,用愛走向更寬廣的未來。

(新芽)成大課輔班
新芽課輔班緣起於慈濟志工為弱勢家庭的孩子輔導課業。2013年在成大陳岳男教授的協助下,臺南成大課輔班正式成立,上課地點就在成功大學物理館,特別的是,成大課輔班的老師都是大學生,包括成功大學、臺南大學…等,來上課的小朋友從小學一年級到國中、高中生都有。不收費的課輔班,正好為慈濟關懷家庭的孩子,在課業和成長助上一臂之力。
課輔班草創時期就加入的陳冠廷,六年來陪伴不少孩子,從課輔中發現自己對教育的熱情,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。





無法說話的微笑男孩
生命再脆弱,也能綻放堅強的笑容
Q瀧的生命,註定與病痛同行。氣切、腸造口、呼吸器與餵食器,先天的疾病沒有阻止他追逐快樂的笑聲。
這份「奮鬥日記」是Q瀧的成長日記,更是一段愛與勇敢的見證。




*編者的話:Q瀧雖然無法說話,但他用笑臉回應每一天~
後來的我們

我是Q瀧的姊姊
還來不及多說聲「謝謝」
謝謝平時弟弟對我的愛和微笑。
還來不及多說聲「我愛你」
我愛你,因為你是我最愛的弟弟。
更來不及多說聲「對不起」
對不起,我沒能活在當下,直到失去了才發現弟弟的重要性。
希望你過得好,過得開心快樂沒有煩惱。
希望你也不要怨恨姐姐,沒有把愛好好說出口。
希望你在另個世界也能時常想起我和媽媽,也要自己好好生活。




只剩雙手的男孩
勇敢,讓生命再次站起來
一場車禍奪走了邱子彧的雙腳,歷經無數手術與復健,他忍著疼痛依舊微笑。
媽媽日夜守護,愛給了他勇氣,一步步練習站起來。
如今,他以程式設計為夢想,勇敢走向未來,並榮獲2024年總統教育獎,成為生命中最亮的見證。



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
後來的我們

我是子彧,今年升上九年級,是一個即將會考的學生。
之前因為一場變故失去了雙腿,現在正努力治療,裝上義肢練習走路中。


新芽獎學金是什麼?
以上皆是真實發生的故事。
你可能會疑惑,生長在如此艱難的環境,該如何給予孩子們希望呢?
慈濟志工長期關懷陪伴的過程中,發現許多像是從石頭縫裡長出的新芽,勇敢正面的克服困境。
如何幫助社會角落的貧困家庭與身障學生?慈濟相信教育即是改變人生的燈塔。
藉由新芽獎學金和頒獎典禮,鼓勵所有勇敢的孩子在各領域創造出傲人佳績,建立自信與成就感!
至今慈濟已幫助超過2萬4千位孩子,教育的新芽仍持續長大…




截自2024年統計,慈濟支持孩子教育,總共幫助了:
課輔服務
人次
多元學習補助
人次
獎助學金補助
人次
營養補助
人次
孩子遠比我們想的還要勇敢
你的一杯飲料錢,就能幫助孩子們減輕經濟壓力
也幫助慈濟志工關懷更多社會角落
#雜物堆兄弟
東西壞了
阿媽也捨不得丟
家賢的阿媽生活困苦,她不能讓五個孫子餓到,只要人家給她就拿,靠著一輛三輪車賣金紙,養大五個孫子。

#雜物堆兄弟
他們是我夢想中
父母的樣子
慈濟志工看見整個家堆滿雜物,三個弟弟擠在雜亂的房間,幾乎沒有可以行走的地方。志工決定發動打掃,並且一對一帶著孩子打掃,順便教導,一步一步,協助他們重新建立生活的秩序。

#前途未卜的少年
第一次打工
很怕被唸
弘生就讀門市服務科是特教實驗班,專收輕度智能障礙的學生,實習地點就在建教合作的洗車場。

#前途未卜的少年
沒有看過
爸爸的樣子
弘生的爸爸心臟病過世時,弘生才三歲,他不知道爸爸是什麼樣的人。他曾經羨慕別人,覺得別人的家庭比較熱鬧,比較圓滿。

#十五公斤的男孩
孩子痛
媽媽更痛
脊椎側彎角度越來越大,擔心壓迫到心臟必須開刀,但是恩浩只有15公斤,開刀會撐得住嗎?

#十五公斤的男孩
我走了
他怎麼辦?
恩浩的爸爸媽媽原本天天喝酒天天吵架,戒酒之後感情變好了,發現也省了很多錢…

#只剩雙手的男孩
夢到自己像正常人
一樣在走路,所以…
因為以前作夢,都會夢到自己是可以正常走路的,讓子彧努力不懈鍛鍊自己。

#只剩雙手的男孩
寫程式背後的原因
竟然是…
子彧是典型的理工男個性。因為從小看著媽媽照顧中風與失智的阿公阿婆,對於程式設計充滿興趣的他,更燃起想要寫出家事機器人的目標。

#無法說話的微笑男孩
無法自理、說話
每天換藥、餵食
重症兒Q瀧奇蹟甦醒,單親媽鄭雅芬堅持接他返家照護,靠家人與慈濟志工支持,無怨無悔陪伴11年生命之路。

#無法說話的微笑男孩
肺泡破了無法外出
專人到府剪頭髮
Q瀧的專屬美髮師-石可欣 志工,給了Q瀧媽媽許多心理安慰,同樣身為母親的可欣,明白Q瀧媽媽在照顧上的不便,已經免費到府服務六年。

#大學教室裡的小學生
冠廷的教育夢
不是為了希望而堅持
而是堅持才會看到希望

#大學教室裡的小學生
把學生當自己小孩
可能也是我很喜歡小朋友
我覺得課輔班的小朋友還蠻特別的
雖然他們會調皮搗蛋
可是他跟你會多一種情感上的連結

製 作 人|林慧芬
策 展 企 劃|潘韋諭 陳俞均 孫光中 徐昱婷
視 覺 設 計|史庭瑄
網 頁 製 作|史庭瑄
影 片 剪 輯|李承祐
專 案 統 籌|節目內容創作中心融媒團隊
監 製|陳淑伶 黃英峰
總策展單位|行動現場
協 作 單 位|節目內容創作中心融媒團隊 同心圓辦公室影響策略室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
網 頁 公 開|2025.10.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