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admin | 2 月 13, 2025 | 佛鄉印記
我在印度被稱作「賤民村」遇見的小男孩… 我們大概很難在台灣看到這樣的景象,滿身汙泥的尼泊爾小男孩,坐在地上,把烤餅和著馬鈴薯捏成團,用手抓著吃。當我們拿出從台灣帶過去的玩具想要吸引小男孩的目光時,他如如不動,繼續埋頭吃飯,或許他真的不知道玩具是什麼,也或許填飽肚子比什麼都來得重要! 文字編輯 吳志怡 閱讀更多 佛鄉的年味 在台灣過年,發現已經很少人會穿上喜氣的紅衣了。反倒在印度至尼泊爾的旅途裡,恰逢當地新年,家家戶戶都盛裝打扮,即便在最貧困、被稱作賤民的村落,居民們仍是穿上美麗的紅色紗麗。 辣味天堂...
by admin | 2 月 13, 2025 | 佛鄉印記
辣味天堂 對於喜歡吃辣的我來說,印度和尼泊爾的食物簡直是味蕾的天堂!印度教徒不吃牛肉,因此素食在印度十分普遍。我們光顧了一家餐廳好幾次,我最愛的莫過於印度烤餅Chapati,這個字的意思是「拍打」,製作時生麵糰在掌間來回拍打、拉扯,接著放到平底鍋上煎烤,瞬間膨脹起來,隨後又消風,口感Q彈有嚼勁。搭配上用辛辣香料爆香的尼泊爾豆腐 Paneer,味道恰到好處,讓人一吃上癮。...
by admin | 2 月 13, 2025 | 佛鄉印記
沒空調的出租車 尼泊爾的出租車沒有空調,雖然司機都說空調壞了,但我始終懷疑他們只是為了省油而不願意開。但當地的路況不好,坑坑窪窪的路,車子一過就揚起滿天沙塵,車內的人要立刻快速地手動關上窗戶,如果前頭有車開過,更是一陣烏煙瘴氣,所以我們在車子裡也得戴上口罩,然而,若是緊閉車窗,又會被高溫悶得透不過氣。在這裡,每一次移動都是一場煎熬。 文字編輯 吳志怡 閱讀更多 印度婦女的頂上功夫了得 在印度鄉村許多婦女和孩子會頭頂一個大盆子,裡面裝的是和了泥巴曬乾的牛糞餅,是當地人家每天使用的免費燃料 佛陀故鄉的梵音迴響...
by admin | 2 月 13, 2025 | 佛鄉印記
嘟嘟車攻防戰 嘟嘟車,印度最國民化的交通工具,也是我在印度的採訪車,沒有跳表任憑司機口頭喊價,要搭乘得先要練就跟司機「鬥智」的本事,因為不知道當地車資的平均水準,所以我會先向當地人或飯店打聽大概的價格,這樣和司機交涉時才有底氣。果不其然,某天摩訶菩提寺前的司機一開價就貴了十倍,我立刻喊出先前打聽到的價格,司機頭也不回的開走了,但交手了幾台嘟嘟車後,總有一位願意載我們的,這就是印度司機的生存之道—漫天開價,等願意接受的乘客上鉤。如果懶得上演這場心理攻防戰,口袋的荷包就得準備多一點了! 文字編輯 吳志怡 閱讀更多 佛鄉的年味...
by admin | 2 月 13, 2025 | 佛鄉印記
對動物尊榮卻待人卑微 尼泊爾摩耶夫人寺前的猴子自在地追逐,沒有人驅趕牠們,彷彿這裡就是牠們的樂園。印度和尼泊爾人對動物都懷有極大的禮遇,會將猴子、牛、老鼠等視為神靈,人們不會宰殺而且敬奉動物。然而,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對待卻不見得如此。 當我們準備穿越摩耶夫人寺對面的馬路時,幾個小乞丐靠近我們,對面的警察立刻高舉警棍衝過來作勢打人。那一瞬間,我感受到強烈的對比——神聖的動物與卑微的人,在這片土地上,命運竟如此懸殊。 文字編輯 吳志怡 閱讀更多 嘟嘟車攻防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