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lect Page

緬懷

1906 ~ 2005

圓寂二十周年

師志 · 悲願 · 人間續行

1906—1949
中國大陸時期

*日期以農曆為主

(年齡)

清光緒32年

/ 1906
3月12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之農村,取名張鹿芹。
從小身病瘦弱。
Jan 01, 2021
12 AM

民國10年

/ 1921
興趣傾向學仙,父親不希望再這樣下去,於是要導師到小學裡去教書。

專心於自己的閱讀,但已從丹經、術數,而轉到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;《舊約》、《新約》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14年

/ 1925
讀到馮夢禎的〈莊子序〉:「然則莊文郭注,其佛法之先驅耶」,而引起了探索佛法的興趣。

購得《中論》等書。由於閱讀《中論》,使導師領略到佛法之高深而嚮往不已!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17年

/ 1928
慈母不幸在不到四天的卒病中去世,引起導師內心極大震動,悲痛不已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18年

/ 1929
解到佛法與現實佛教界差距太大,引起了內心之嚴重關切,發願出家,宣揚純正的佛法。」

父親逝世。

一年多來,一直在求醫求藥,辦理喪事,似乎人生只是為此而忙碌。內心的沈悶抑鬱,在佛法的熏習下,引發導師出家的決心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19年

/ 1930
閏6月29日晨,踏上了離家出家未知前途的旅程。

因北京菩提學院開學一事告吹,輾轉到達普陀山之福泉庵。在福泉庵依止清念和尚座下落髮出家,法名印順,號盛正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20年

/ 1931
導師寫作之始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21年

/ 1932
應大醒法師之命為同班同學講授《十二門論》。

初秋,住到佛頂山慧濟寺的閱藏樓看藏經。雖然清苦些,但卻是導師出家以來所懷念為最理想的自修環境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23年

/ 1934
新年期間曾前往雪竇寺,第一次禮見太虛大師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25年

/ 1936
秋天,完成了全藏的閱讀,心情頓覺輕鬆,歷時足足三年。

抗戰來臨的前夕,一種不自覺的因緣力,使導師東離普陀,走向西方──從武昌而到四川,遠離了苦難,不致於受盡抗戰期間的生活煎熬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27年

/ 1938
在四川縉雲山的漢藏教理院,遇到了法尊法師,經常作法義之探討,此為修學中之殊勝因緣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30年

/ 1941
撰寫有關「人間佛教」思想的第一篇文章〈佛在人間〉。

秋天,演培法師前往四川合江創辦法王學院,禮請印順法師為導師,繼改任院長。因受僧俗讚仰,「印順導師」之名因此而來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31年

/ 1942
抉擇判別大乘三系,探索大乘思想的流變,撰寫《印度之佛教》,這是導師研究印度佛教思想發展的第一部書,也是代表導師思想的第一部作品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36年

/ 1947
3月17日下午1時1刻,太虛大師逝世於玉佛寺之直指軒。眾推導師主編《太虛大師全書》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37年

/ 1948
5月30日,《太虛大師全書》編纂完成,計歷時一年又十日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38年

/ 1949
6月,應法舫法師之促,乃與續明、常覺、廣範諸法師,離廈赴香港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1949—1952
香港暫居時期

*日期以農曆為主

(年齡)

民國41年

/ 1952
住淨業林。為住眾講「人間佛教」,導師認為天(神)化亦嚴重影響到佛教發展,故明確地表達對人間佛教的看法。

秋天,應中國佛教會之邀為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大會代表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1952—1964
臺灣弘化時期
(一)

*日期以農曆為主

(年齡)

民國41年

/1952
7月中旬到臺灣。

9月,受聘為善導寺導師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42年

/ 1953
新竹福嚴精舍竣工,舉行落成開光典禮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43年

/ 1954
國曆1月22日,導師赴樂生療養院探視病患,勉眾先做到身苦心不苦,進而身心俱不苦,並贊助該院建修佛堂。

年底,應性願法師之邀赴菲律賓弘法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44年

/ 1955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46年

/ 1957
9月6日,導師不忍尼眾失學,成立臺灣第一所女眾佛學院,導師任院長。

9月15日,辭卸善導寺住持。
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民國49年

/ 1960
《成佛之道》出版,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。在導師寫作中,廣為流通的一部著作。
January 01, 2021
12 AM

– 年表陸續更新中 –

人間菩薩 燈燈相續

一段跨越半世紀的師徒情誼,源自一句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的叮嚀,成為證嚴上人終生奉行的信念與慈濟志業的原點。本片回望證嚴上人與印順導師的殊勝因緣,緬懷導師在人間播下的福慧光芒,也見證這盞智慧明燈雖寂而不滅,依然照耀人間,溫暖你我心靈。

為佛教 為眾生

《印順導師傳》動畫電影內容以3D場景設計,加上2D的寫實人物風格,重現印順導師所經歷的時代背景與人物歷史。印順導師是近代佛教的大思想家,提倡人間佛教,他開示道:「佛世尊皆出人間,非由天而得也」,「要發揚佛法的真正意思,只有不離此時此地此人」。​​證嚴上人依止印順導師座下,秉持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之師志和悲願,開展了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脈絡。大愛台以史詩般的動畫影片,真實呈現導師一生,希望能夠引領普羅大眾聽聞法影,追尋導師風範。

為佛教 為眾生

《印順導師傳》動畫電影內容以3D場景設計,加上2D的寫實人物風格,重現印順導師所經歷的時代背景與人物歷史。印順導師是近代佛教的大思想家,提倡人間佛教,他開示道:「佛世尊皆出人間,非由天而得也」,「要發揚佛法的真正意思,只有不離此時此地此人」。​​證嚴上人依止印順導師座下,秉持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之師志和悲願,開展了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脈絡。大愛台以史詩般的動畫影片,真實呈現導師一生,希望能夠引領普羅大眾聽聞法影,追尋導師風範。

人間佛教的關鍵推手

印順導師,被譽為「玄奘以來第一人」,是近代漢傳佛教思想的巨擘。他七個月早產、身體孱弱、性格內向,卻以文章展露鋒芒,終生寫作不輟,著作達七百萬餘言,開創佛教學術新風,他是中國第一個博士僧人。導師提出了「人間佛教」理念,主張佛法應關懷現實人生,回應時代苦難,影響深遠。其學術深度與悲願胸懷,讓無數後學得以從歷史中重新認識佛教,從現實中實踐佛法,是二十世紀佛教現代化、人間化的關鍵推手。

印順導師新聞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