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奶奶半夜上廁所,光線昏暗摔一跤,骨折進了醫院…
胡爺爺在浴室跌倒,造成腦震盪,竟然就走了…
這是我們的父母、長輩正在面臨的問題,因為就在2025年
臺灣迎來超高齡社會,每 5 人中,就有 1 人是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
而「跌倒」是除了疾病和車禍,導致老人長期臥床的原因之一。
有一天 我們都會老,為自己也為家人,打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,刻不容緩。
↓ 看居家改造故事 ↓
千萬別小看跌倒
造成的傷害!
根據衛福部2023年(民112年)國人十大死因統計,事故傷害排名第八,而事故傷害死亡人數中45-64 歲、65 歲以上高齡者均以跌倒排名第二。
跌倒的風險包括受傷、骨折…一連串醫療負擔,嚴重的可能臥床、失能、甚至死亡,呼籲大家要注意高齡者跌倒風險。
家中必知的
防跌保命細節!
↓ 點留言處看改造故事 ↓
↓ 老不怕.不怕老 留言專區 ↓
想與我們分享使用過安美專案後的寶貴經驗嗎?歡迎在留言區交流,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免費資源!
長者
常跌倒的地點
日常行住坐臥的居家環境,竟是長者最常跌倒的地點?
跌倒原因包括地板太滑、照明不足、缺乏扶手、踩到或撞到東西、樓梯設施不良。

安美專案
在做什麼?
2020年起,慈濟和各縣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,推動「安穩家園、美善社區」的安美專案,結合鄰里長,改善社區65歲以上長者的居家環境,比如裝置安全扶手、無障礙坡道、止滑措施、照明改善、蹲式馬桶改成坐式馬桶、浴缸拆除等,輔助長輩的行動上的安全,減少意外發生,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。也許只是一盞燈,一個扶手,都能降低跌倒風險和後續醫療,減輕家庭負擔與社會成本。




安美專案
受助戶統計
截至 2024 年,慈濟與民間及政府單位攜手關懷長者,
提供居家安全改善服務,讓長者居住更安心、更舒適。
2020年1月-2022年7月
人次
2023年1月-12月
戶數
2024年1月-12月
戶數
資料來源|慈濟基金會
提報管道

.安全扶手.
黃貴妹有高血壓,曾經開過刀,腿腳無力,每天光是從廚房走到門口這一段路,就要花上很長時間,慈濟志工為她裝設扶手,方便她如廁起身,還為她重新安裝化糞池,改善臭氣沖天的問題。
看著志工送來的合照,她一直追問,是哪一個很厲害呢!



.坐式馬桶.
徐玉秀的先生過世多年,孩子也搬下山,只剩下她獨居守著一個老房子。但是老房子的廁所在屋外,夜晚拿著手電筒上廁所,還要走上一段路,志工在屋內安裝坐式馬桶,降低阿媽跌倒的風險,並且重新修繕老房子,讓她生活更安全舒適。




.浴缸拆除.
王柏智和姊姊都是先天性肢體障礙,但這並沒有成為姊弟倆推卸照顧父親的藉口,只是浴缸卻成了他們幫父親洗澡的障礙。志工拆除浴缸、重做防水、油漆,讓姊弟倆更方便照顧父親。




.照明改善.
王綉蓮的先生中風了,出院後洗澡照護的環境需要改善,慈濟的安美專案正好幫上忙,志工為她裝設扶手、改善照明、以及家裡裸露的電源和沒做好的補土,讓她有個安全的居家環境,她很喜歡志工,一直跟志工要照片,還說我可以打電話跟你聊天嗎?



.止滑改善.
林謝阿玉曾經動過兩次結石手術,她的牙口不好,長照送來的便當幾乎沒吃,體重從40公斤降到29公斤,嚴重營養不良、肌肉流失,志工為她安裝扶手和止滑墊,使用浴廁更安全,並安排健康促進志工來陪她做運動,訓練肌力。





‧有一天 我們都會老‧
2025年臺灣迎來了超高齡社會,每5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,而老人最怕摔,跌倒會導致活動力喪失,增加生病和死亡率,居家防跌的重點在浴室和廁所,一盞燈、一個扶手,都能降低跌倒風險。

‧安美專案免費服務‧
慈濟基金會2020年啟動安穩家園美善社區專案,與各縣市鄰里長合作,不論是獨居長者、行動不便、或家有65歲以上長者,都可以安裝防跌設施,費用完全由慈濟負擔。
臺南市善化區溪美里是臺南第一個示範點,但是老人家對於改變總覺得麻煩或擔心…有一天我們都會老,為自己也為家人打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,才能活得久、活得好。

‧安裝扶手更安全‧
長輩跌倒最常發生在浴室,濕滑的地板、起身時的重心不穩,都可能讓一次小意外變成長期的健康問題。安美專案提供浴室扶手安裝服務,協助長者站穩、起身時更有支撐力,有效降低跌倒風險。

‧阿媽的新家‧
阿公阿媽獨居,你是否觀察過居家環境安全,符合他們的需求呢 ? 徐玉秀阿媽已經八十多歲,住在山上砍筍賣筍,隨著孩子長大外出工作,先生去世後,獨居的她,只剩下老狗相伴。
但是房子老舊、白蟻蛀蝕、電線也有走火疑慮,實在讓人擔心。浴室、廁所、廚房是居家跌倒意外死傷最大宗,慈濟基金會啟動安美專案,協助65歲以上長者改善環境。慈濟志工替阿媽把老屋翻新,像極了老屋改造大作戰。

‧廁所乾坤大挪移‧
每到夜晚,80多歲的徐玉秀阿媽上廁所都得來一場驚險的「叢林冒險」,她小心翼翼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,沒有路燈照明,濕滑的青苔讓每一步都充滿危機,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倒。而終於抵達廁所後,還得與馬桶旁的大蜘蛛共處。這樣的日子,阿媽過了多年,慈濟志工決定為阿媽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,志工們安裝化糞池,解決排水問題,也把遙遠的廁所改到住家旁。

‧臥室除舊佈新‧
除了改善廁所,志工們也為阿媽的臥室更換電線與燈具,讓屋內終於不再昏暗危險。牆壁經過重新粉刷,再添購合適的新家具,原本破舊的老宅煥然一新。

‧伊達邵我們家‧
1999年921大地震距今已經25年了,不過有一群人,至今還住在當時的組合屋裡頭。日月潭邊的伊達邵社區,是九二一地震後,邵族募款自力興建組合屋,所形成的社區,只是沒想到在這裡一住就是25年。

‧沒水怎麼辦?‧
由於社區的土地屬於公有地,民生所需的水電無法合法申請,所有住戶只能共用一個臨時電表和山泉水度日。
伊達邵部落每年長達三四個月的旱季,讓明明住在水庫旁的他們,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…
礙於法令問題,無法為居民申請興建自來水管線,只好用最傳統的方式把水引進,慈濟委員提出了「鑿水井」的方法來做改善, 將水打入水塔,成功改善水資源缺乏的問題。

‧改善漏電問題‧
您能想像部落 32 戶家庭共用一個電源總開關嗎?
家中只能靠一條延長線分散電力給各個房間使用,隨時都要擔心電功率負載過高,引發電線走火的問題,而在台電累進費率下的高昂電費,也曾經是住戶們沉重的負擔。

‧捨不得放棄‧
染色體病變造成走路困難,一家四個人都有殘障手冊,即使走路再困難,王柏智和姊姊都沒有推卸照顧爸爸的責任。阿智靠著賣雞蛋糕自立生活,創業不到一個月就遇到爸爸昏倒急診,院方的病危通知,讓他們陷入生死難關的抉擇。
為了照料臥床的爸爸,阿智被迫歇業,新冠疫情更讓收入歸零,就在此時,里長帶著一群婆婆媽媽走進他家施作扶手,改善居家環境,竟與他成為忘年之交,療癒他那顆傷痕累累的心。

‧加裝浴室扶手‧
姐弟倆即使行動不便,也要為爸爸盡一份孝心,然而窄小的浴室對於原本行動就不便的他們,成了生活上更大的阻礙…,志工們也協助在家中角落及浴室安裝扶手。

‧移除浴缸‧
志工們除了協助安裝扶手,也加碼將浴缸做拆除,重新為地板鋪上乾淨的磁磚,以及為發霉的天花板做大掃除。

‧卓溪的美麗與哀愁‧
就在今年2025年,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20%,意思就是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。除了疾病之外,跌倒是高齡者最大的生活風險,因為跌倒是除了疾病和車禍,導致老人長期臥床的主要原因。
保命防跌,超前部署,慈濟基金會2020年開始推動安美專案,為家有65歲以上長者改善居家安全。花蓮卓溪鄉,一個美麗的布農族原鄉,是慈濟基金會第一個全鄉推動安美專案的鄉鎮,結合卓溪鄉公所為兩百多戶有風險的家庭,安裝照明、防跌設施等等,改善長者行住坐臥的居家安全,一起和部落青年守護原鄉。

‧加裝熱水管‧
黃慶國原本在臺北從事建築工作,卻因老闆拖欠薪水,在孩子出生後決定返鄉定居。然而,原鄉工作機會有限,收入也不穩定,讓生活增添不少挑戰。
家中原本使用的塑膠熱水管,遇高溫易融化,每年都得更換一次,不僅費時費力,也影響生活品質。志工們伸出援手,協助改裝耐用的鐵管線,讓全家在冬天都能安心享受溫暖、安全的熱水澡。

‧志工關懷 醫療協助‧
田小林的家多年前被颱風吹毀,沒有家具,也沒有一張能好好入睡的床。失業的他,因腳被鐵釘刺傷而行動不便,卻因擔心醫療費用而沒有積極治療,傷口嚴重潰爛。
志工不僅為他做全屋修繕,還協助安排到玉里慈濟醫院就醫。經過治療,他不再被傷痛束縛,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與笑容,整個人都煥然一新。

‧捨不得你老了‧
新北市平溪區的老年人口高達三成,薯榔里是慈濟安美專案第一個示範點,為家有65歲以上長者、居家安全有風險的施作防跌設施。志工為獨居的李緞安裝防跌設施後,她好用到頻頻稱讚。,但是免費修繕,並非人人願意接受。
臺中市豐原區翁社里里長吳安修十分關心里內長者的生活,今年特別結合慈濟基金會的安美專案,想改善65歲以上年長者與行動不便者的居家安全,但是要說服老人家安裝防跌設施,就算是免費的還是不領情,志工得要使出渾身解數,三番兩次上門聊天陪伴,才終於打開心門。

‧92歲阿媽驗收扶手‧
浴室加裝扶手,不僅提供長者更多施力點支撐,更能降低滑倒風險,讓行動更安心自如。
92歲的涂林滿長年如廁時總得小心翼翼,如今驗收志工安裝的扶手,試扶幾次後露出滿意的笑容。

‧廊道照明改善‧
志工們為長者提供客製化服務,細心調整扶手高度、改善照明,甚至幫忙收尾家中未完成的工程。離開前,王綉蓮感激地想塞紅包致謝,卻被志工們頻頻婉拒,只因這份善意,志工們希望用行動傳遞,幫助更多需要的人。

‧廊道照明改善‧
志工們為長者提供客製化服務,細心調整扶手高度、改善照明,甚至幫忙收尾家中未完成的工程。離開前,王綉蓮感激地想塞紅包致謝,卻被志工們頻頻婉拒,只因這份善意,志工們希望用行動傳遞,幫助更多需要的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