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.尼泊爾善足跡

2500 多年前出家尋求人生解脫之道的
尼泊爾迦毗羅衛國喬達摩·悉達多太子
在印度菩提迦耶夜觀宇宙星空時覺悟到
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一切眾生皆當成佛」
從此展開他走入人間弘揚佛法的慈悲覺旅
慈濟荷擔如來家業傳承法脈
以孺慕之心回饋佛國故土
回應佛陀 2500 多年前的入世精神
為佛教、為眾生一往無前

弘法利生
信願行

Acts of kindness

大愛全紀實

宇宙大覺者|佛陀的故鄉|苦集滅道

11/6善足跡!幼兒園到高中一次滿足!

慈濟志工回饋佛國又再往前邁出一大步!

11月5日由慈濟援建的藍毘尼悉達多學校,舉行了動土典禮,簡陋的校舍將變身成為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習殿堂。

這裡將是佛陀故鄉孩子們改變命運的起點。

11/5善足跡!教育翻轉希望!

慈濟志工回饋佛國又再往前邁出一大步,慈濟援建尼泊爾藍毘尼的悉達多小學!

在11月5日舉行動土典禮,為當地的孩子們打造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習殿堂。

這將是這片田間的紅磚校舍,改變命運的起點,也是佛陀慈悲精神的實踐。

11/4善足跡!尼泊爾版《無量義經》首次唱誦

尼泊爾版《無量義經》在尼泊爾首次唱誦,地點在2015年地震中受創的創古度母寺。

當年慈濟協助修復寺院,如今這份佛法善緣得以延續。

創古度母寺的比丘尼們以尼泊爾語虔誠唱誦,為佛法在佛國重新播下種子。

11/2善足跡!加德滿都會所啟用

2023年7月尼泊爾政府正式註冊慈濟基金會為國際非政府組織。

早在1993年,慈濟就因為水災因緣,為第三省受災民眾興建了1800戶大愛村,2015年又因為地震到加德滿都救災。

時隔31年,2024年11月1日慈濟在加德滿都的會所正式啟用,也將揭開慈濟在尼泊爾的新頁。

11/1善足跡!來自天災的提醒...

2024年9月尼泊爾洪災重創家園,慈濟志工深入災區勘災,也不斷思考可以援助的方式,協助無家可歸居民重建新居。

這場天災也是再一次提醒人們尊重環境、不與山林爭地。

10/31善足跡!建造一百棟大愛屋!

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,慈濟與前進基金會攜手合作,要在桑薩里縣建造一百棟大愛屋。

10月30日舉行動土典禮,期待盡快為居民提供一個具環保永續又可遮風避雨的家。

10/30善足跡!慈濟前往尼泊爾勘災

今年九月底,尼泊爾因為豪雨成災,超過兩百人不幸喪命,許多房屋、道路及基礎建設遭到淹沒,災後一個月,慈濟再次前往勘災

慈濟探訪當地燒燙傷中心,深入了解尼泊爾的醫療現況與挑戰,希冀為這片土地帶來更多援助和關懷。

10/28善足跡!三代人夢想成真!

從2023年3月開始,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臺灣慈濟人在印度菩提迦耶思龍加村愛的接力,在27日寫下小小逗點,首座大愛村正式移交。

入厝現場氛圍莊嚴而溫馨,28位法師們也一同見證這個感恩的時刻。當地鄉親說,這個三代人都無法企及的家園,如今夢想成真!

大愛村交屋是另一個接續,慈濟人荷擔如來家業回饋佛鄉故土仍舊一往無前。

10/27善足跡!大愛村入厝!

慈濟在印度菩提迦耶思龍加村興建的首座大愛村,於27日正式移交。

臺灣的關懷團隊與遠道而來的實業家深入低種姓居民的生活,親身見證當地貧困,深刻體會「見苦知福」的意義。

10/26

慈濟在印度菩提迦耶思龍加村的第一座大愛村,即將移交,臺灣關懷團隊提前抵達祝賀,實地走訪完工後大愛村,村民們總是迫不及待,帶著大家參觀他們的新家,臉上滿是笑容,興奮地說連他們自己都無法想像,能住進這麼好的房屋!

沿途視角

Inside Track

佛陀故鄉的梵音迴響

慈濟志工將無量義經翻譯成尼泊爾語,首次帶回佛陀的故鄉。在藍毘尼的創古度母寺內,法師們用母語唱誦經文,莊嚴的梵唄聲悠悠迴盪。

印度婦女的頂上功夫了得

在印度鄉村許多婦女和孩子會頭頂一個大盆子,裡面裝的是和了泥巴曬乾的牛糞餅,是當地人家每天使用的免費燃料

猜猜看

猜猜看這草叢跟沙地在印度是用來做什麼?

溫暖的布施

你會念「阿彌陀佛」嗎? 一聲佛號,彷彿有種使人心安的力量。但「阿彌陀佛」的佛號聲,在印度菩提迦耶,卻是街童用來乞討的工具。

我在印度被稱作「賤民村」遇見的小男孩…

我們大概很難在台灣看到這樣的景象,滿身汙泥的尼泊爾小男孩,坐在地上,把烤餅和著馬鈴薯捏成團,用手抓著吃。

辣味天堂

對於喜歡吃辣的我來說,印度和尼泊爾的食物簡直是味蕾的天堂!印度教徒不吃牛肉,因此素食在印度十分普遍。我們光顧了一家餐廳好幾次,我最愛的莫過於印度烤餅Chapati…

沒空調的出租車

尼泊爾的出租車沒有空調,雖然司機都說空調壞了,但我始終懷疑他們只是為了省油而不願意開。

嘟嘟車攻防戰

嘟嘟車,印度最國民化的交通工具,也是我在印度的採訪車,沒有跳表任憑司機口頭喊價,要搭乘得先要練就跟司機「鬥智」的本事,因為不知道當地車資的平均水準,所以我會先向當地人或飯店打聽大概的價格,這樣和司機交涉時才有底氣。

對動物尊榮卻待人卑微

尼泊爾摩耶夫人寺前的猴子自在地追逐,沒有人驅趕牠們,彷彿這裡就是牠們的樂園。印度和尼泊爾人對動物都懷有極大的禮遇,會將猴子、牛、老鼠等視為神靈,人們不會宰殺而且敬奉動物。

來佛鄉坐佛陀航空

在印度和尼泊爾的日子裡,行程滿滿睡眠不足。但難得來一趟,總覺得應該看看日出。於是,我們和來自馬來西亞的大愛台夥伴們相約,在黑暗中步行前往摩耶夫人寺。

尼泊爾追日出

在印度和尼泊爾的日子裡,行程滿滿睡眠不足。但難得來一趟,總覺得應該看看日出。於是,我們和來自馬來西亞的大愛台夥伴們相約,在黑暗中步行前往摩耶夫人寺。

佛教聖地裡的印度教徒

在尼泊爾的最後幾天,當地仍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。摩耶夫人寺前的水池邊,許多人正在祭祀,沿著水池排列一個個小陶盤,裝滿了油燈,點亮排燈結的祝福。

佛鄉的年味

在台灣過年,發現已經很少人會穿上喜氣的紅衣了。反倒在印度至尼泊爾的旅途裡,恰逢當地新年,家家戶戶都盛裝打扮,即便在最貧困、被稱作賤民的村落,居民們仍是穿上美麗的紅色紗麗。

思龍加大愛村入厝準備

印度菩提迦耶「思龍加大愛村」即將迎來新居入厝。此次大愛台隨行同仁鏡頭捕捉了低種姓居民 Pyari Devi 眼中的柔光,這戶人家一共住有10個人,現今就有6人茹素,這是當地居民以行動懷抱感恩。

佛陀故鄉的梵音迴響

佛陀故鄉的梵音迴響

慈濟志工將無量義經翻譯成尼泊爾語,首次帶回佛陀的故鄉。在藍毘尼的創古度母寺內,法師們用母語唱誦經文,莊嚴的梵唄聲悠悠迴盪。

印度婦女的頂上功夫了得

印度婦女的頂上功夫了得

在印度鄉村許多婦女和孩子會頭頂一個大盆子,裡面裝的是和了泥巴曬乾的牛糞餅,是當地人家每天使用的免費燃料

猜猜看

猜猜看

猜猜看這草叢跟沙地在印度是用來做什麼?

溫暖的布施

溫暖的布施

你會念「阿彌陀佛」嗎? 一聲佛號,彷彿有種使人心安的力量。但「阿彌陀佛」的佛號聲,在印度菩提迦耶,卻是街童用來乞討的工具。

辣味天堂

辣味天堂

對於喜歡吃辣的我來說,印度和尼泊爾的食物簡直是味蕾的天堂!印度教徒不吃牛肉,因此素食在印度十分普遍。我們光顧了一家餐廳好幾次,我最愛的莫過於印度烤餅Chapati…

沒空調的出租車

沒空調的出租車

尼泊爾的出租車沒有空調,雖然司機都說空調壞了,但我始終懷疑他們只是為了省油而不願意開。

嘟嘟車攻防戰

嘟嘟車攻防戰

嘟嘟車,印度最國民化的交通工具,也是我在印度的採訪車,沒有跳表任憑司機口頭喊價,要搭乘得先要練就跟司機「鬥智」的本事,因為不知道當地車資的平均水準,所以我會先向當地人或飯店打聽大概的價格,這樣和司機交涉時才有底氣。

對動物尊榮卻待人卑微

對動物尊榮卻待人卑微

尼泊爾摩耶夫人寺前的猴子自在地追逐,沒有人驅趕牠們,彷彿這裡就是牠們的樂園。印度和尼泊爾人對動物都懷有極大的禮遇,會將猴子、牛、老鼠等視為神靈,人們不會宰殺而且敬奉動物。

來佛鄉坐佛陀航空

來佛鄉坐佛陀航空

在印度和尼泊爾的日子裡,行程滿滿睡眠不足。但難得來一趟,總覺得應該看看日出。於是,我們和來自馬來西亞的大愛台夥伴們相約,在黑暗中步行前往摩耶夫人寺。

尼泊爾追日出

尼泊爾追日出

在印度和尼泊爾的日子裡,行程滿滿睡眠不足。但難得來一趟,總覺得應該看看日出。於是,我們和來自馬來西亞的大愛台夥伴們相約,在黑暗中步行前往摩耶夫人寺。

佛教聖地裡的印度教徒

佛教聖地裡的印度教徒

在尼泊爾的最後幾天,當地仍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。摩耶夫人寺前的水池邊,許多人正在祭祀,沿著水池排列一個個小陶盤,裝滿了油燈,點亮排燈結的祝福。

佛鄉的年味

佛鄉的年味

在台灣過年,發現已經很少人會穿上喜氣的紅衣了。反倒在印度至尼泊爾的旅途裡,恰逢當地新年,家家戶戶都盛裝打扮,即便在最貧困、被稱作賤民的村落,居民們仍是穿上美麗的紅色紗麗。

思龍加大愛村入厝準備

思龍加大愛村入厝準備

印度菩提迦耶「思龍加大愛村」即將迎來新居入厝。此次大愛台隨行同仁鏡頭捕捉了低種姓居民 Pyari Devi 眼中的柔光,這戶人家一共住有10個人,現今就有6人茹素,這是當地居民以行動懷抱感恩。

大愛接力
搶先報

Breaking news

YouTube 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