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Maria有嚴重的關節炎,手指蜷縮、還有鼻癌切除了部分鼻子,但她依然生活獨立,推動愛心扇愛行善時,拿了200、300份扇子,回去畫畫。
Teresa是 Maria畫畫的學生,相識10多年。經常來慈濟當志工,除了一起畫愛心扇,還上街頭挨家挨戶髮通知單,通知受災居民來領取發放單。

他在愛灑時就一直掉眼淚,說自己很可惜那麼晚才認識到慈濟。
這些幫助對他來說不只是「幫一點忙」,而是雪中送炭,是意外卻溫暖的驚喜。
他是一家四口,地下室整個泡水,車子也毀了,只能暫時擠住在二樓,家裡還在慢慢修復。
參加愛灑後,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,也重新感受到希望的力量。
圖文/英國志工陳翊暐

(太感動了,她希望把慈濟的資訊放上社群網站分享)
收到物資卡對她來說是個美好的驚喜,她感動得說不出話來。這個幫助不只是物資上的,一家人這首歌讓她感受志工給的很多平靜和愛。志工說這是上人交代的,我們從世界各地過來,是代表上人來關心你們的。她聽了,輕輕地點頭,請志工們代替轉達,皮卡尼亞的災民都感受到了,謝謝上人。
圖文/英國志工陳翊暐

他非常感動,慈濟人給的這份愛遠超過他能想像的。他全身都起雞皮疙瘩,他說身體是很誠實,這種感動騙不了人。
對他來說,這不只是幫忙,是一份沒有價值可以衡量的心意。他說慈濟做得真的太多了,讓人難以置信,也讓他心裡安定了許多。志工說很抱歉沒能早一點來,他說沒關係,完全能理解志工們遇到的阻礙,感謝有這麼有愛的一群人來關心他們。
志工跟他說在不安的時候,可以讀靜思語,能帶給他力量。
圖文/英國志工陳翊暐

他住在河邊,當志工們他家裡還安好嗎?他回說,他已經沒有家了。
他給志工看災後的照片,家中全部都是泥土,他只能投靠朋友家借住五個月。他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,但西班牙人生性樂觀,或許努力工作不久,房子就回來了。
他謝謝慈濟,也感受到了上人要慈濟人帶來的愛,參加完以後內心的煩惱也減少了。
志工請他讀靜思語中第一句,「多做一件善事,就放下一個煩惱」,志工鼓勵他,善事可以是給身邊的人一個微笑,一個擁抱。圖文/英國志工陳翊暐

在門口排隊入場時遇見 Fatima,她主動跟志工打招呼和道謝。她說外公昨天回來時臉上掛著笑容,跟家人分享:「有一個從台灣來的團體,辦了一場讓人心情很平靜的活動,我覺得很感動,也很開心」Fatima 說聽了外公的話,她也非常期待今天的活動,想親自感受那份平靜與感動。圖文/英國志工陳翊暐

這次真的很感動,從洪災發生到現在快十個月,前面好多慈濟志工來CHIVA小鎮勘查、開會、準備,今天終於完成發放,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。
我是一個來自台灣的移民,剛到西班牙時,常常覺得自己和這裡格格不入,尤其是宗教文化。但這次和明愛會、教堂神父的合作,讓我看到不同信仰之間的包容與互相成就。盧伊莎走進教堂的那一刻,她也感動到落淚。
我從小聽過慈濟,但這是第一次真正參與。看到這麼多慈濟人不分國籍、不計代價來幫助別人,真的覺得,原來大愛可以跨越語言、宗教,甚至國界。圖文/英國志工楊曉媚

水災過後,Consuelo位於橋邊的麵包店也被沖毀,原材料全被沖走無法營業,三個月無法營業。她最喜歡上人的慰問信,認為裡面的每一句,都是設身處地的,真正理解災民的痛。
整個發放中,她在慈濟志工身上和每一個發放細節中都感受到用心與尊重。
她特別感動的是「竹筒歲月」的精神,一點一滴積沙成塔,每個人付出一點愛,力量也能很大。圖文/英國志工楊曉媚

王家柔和葉家妍是慈濟大學大三的學生,她們非常感恩此次能有機緣來西班牙學習慈濟國際賑災。
兩位同學非常珍惜機緣,充分發揮良能,舉凡電腦3C ,道具準備,影片剪輯,帶動手語,炙熱的太陽下幫大家跑腿….總是面帶笑容完成使命。
7/10早上的人間菩提時間,看到了台南受到颱風重創的畫面。心繫台南家人的家柔同學忍不住感恩的淚水,在她來到西班牙協助發放的同時,在台灣的慈濟人也正在幫助她的鄉親。
家妍也感恩能有機會來此學習,從不說累。她非常讚嘆歐洲慈濟人的付出,希望將來自己也能更精進。
學生葉家妍(右一), 王家柔(右三)

林芝瑩和母親是住在慕尼黑近郊的台灣人,烏俄戰爭時因為響應慈濟募款而與陳樹微師姐結緣。芝瑩是專業的護理人員,此次聽聞慈濟要在西班牙發放,非常歡喜的來承擔醫護工作。
7/10在卡塔羅哈的發放,因為尊重當地明愛會的堅持,遂將部份活動移至戶外廣場。在西班牙炙熱的太陽下,芝瑩細心照料外場志工,避免中暑或曬傷。
發放結束後,有一位在場觀賞的民眾想要幫忙車輛通行,結果不慎跌倒,腳有了皮肉傷。芝瑩立即上前檢查傷勢,並幫助消毒和包紮傷口。
除了護理工作之外,她也總是主動幫忙準備文宣用品或結緣品發放。她非常歡喜能為西班牙發放盡一分心力,將來如有需要,她也願意繼續協助護理工作。
圖文:陳惠如